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全面优化物流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7年的主要目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方案将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力争使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并推动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的较快增长。
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实施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支持航空物流企业扩大全货机规模,并充分发挥民营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商品车物流等领域培育特色竞争优势。
为打造更加高效、智能的物流体系,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全社会物流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的数字化水平,促进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推动重要物流装备的研发应用和智慧物流系统化集成创新。此外,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并健全和优化相关管理标准规范。
在政策支持方面,行动方案要求加大投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铁路货运、内河水运、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铁路物流、农村物流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设施补短板。同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物流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
此外,行动方案还强调要加强物流仓储用地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仓储设施项目的用地、用海、用岸线需求。对企业利用原有土地进行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也将按规定给予支持。
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中国的物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