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天津市依据《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积极推进乡村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与村庄规划编制,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努力打造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宜居乡村。
据天津市规划资源局总规划师师武军介绍,该规划以优先保护耕地资源为前提,统筹安排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的用地需求。规划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提出依法适度科学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推动空间复合利用,以适应未来多元化的食物供给趋势。同时,强调发展现代都市型畜牧业,保障渔业用海和水产养殖空间,并重点建设13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如小站稻、宝坻“三辣”、七里海香蟹等天津特色农产品将得到空间保障。
此外,规划还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科学配置了建设用地空间。在安排适量新增建设用地的同时,鼓励农村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农房等资源依法依规盘活利用,全面保障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合理需求。这将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规划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中心带动型、改善提升型、引导整合型等五类不同类型行政村的规划与建设。规划聚焦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强调按乡村社区生活圈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和生产服务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同时,规划明确要求尊重山水环境、地形地貌,避免“千村一面”,努力实现乡村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天津市通过实施《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逐步将乡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