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575

   在农业领域,一场以科技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传统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显著增强了农业生产的韧性和稳定性。

  种质资源作为农业育种的基础,其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刘旭指出,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摸清了农业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区域分布及特征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共新收集了13.9万份农作物资源,采集制作了107万份畜禽遗传材料,并对746个濒危作物资源和61个濒危畜禽地方品种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这些宝贵的种质资源为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进一步夯实了育种创新的资源基础。

  在农机装备研制应用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冀名峰介绍,设施种植领域,蔬菜起垄播种、工厂化育苗、有机肥精量撒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装备正在加速普及,而精准对靶、静电喷雾等先进的施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畜牧养殖领域,700马力青饲料收获机、大方草捆打捆机等高端装备已实现了小批量试制,同时,雏鸡断喙机器人、设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的研发成功,正逐步应用于规模化养殖场,智能饲喂、设施环控、养殖巡检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也在加快步伐。水产养殖领域同样不甘落后,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轨道式投饲机、智能投饵船、水草收割机等新型机具正加速推广,为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慧农业的发展更是开启了“加速度”。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为推广应用智慧农业相关技术,我国已支持建设了一批国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并开展了国产化智慧农业技术的中试熟化和推广应用工作。2024年,新增建设项目达到19个,累计支持建设项目已达116个。随着7项智慧农业主推技术的发布,一批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相融合的技术模式得以形成,农(牧、渔)场智慧赋能计划也正式启动实施。如今,一个个智慧农场、牧场、渔场正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