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乡村振兴活力显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459

   在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镇小甸子村,聋哑夫妻周学峰夫妇的草莓大棚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过去,他们是村里需要兜底帮扶的对象,生活拮据。但今年,在政策的扶持下,他们申请到了涉农贷款,学习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并成功承包了一个草莓大棚。如今,夫妻俩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更预计今年能挣得10万元的可观收入。周学峰夫妇的故事,正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国家的精心布局下,832个脱贫县都培育出了各具特色、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更为脱贫人口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消费帮扶等多种方式,农民们得以分享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韧性和竞争力,我国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更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有效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

  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壮大也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高质量发展,农民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多种途径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40元,扣除价格因素后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了6.3%。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农民辛勤耕耘的汗水,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引导和扶持下,我国农业将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农民的收入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将一步步变为现实。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而努力奋斗!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