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职业经理人正逐渐成为农村的新能人,他们凭借专业的经营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常马村常马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常马村位于联城镇,这里有一个名叫李冲的致富能人,被合作社聘请为职业经理人。李冲上任后,他迅速帮助合作社明确了“麦饭石+”的产业发展方向,将粉皮生产加工销售作为主要经营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仅开发出了一系列绿色产品,如巴掌粉皮等,还成功开通了微信小程序、京东特产馆,并与21度网上商城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这一系列举措,让合作社实现了从单一种植业到以电商销售为主的蜕变转型,建立了自产自销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如今,合作社的年均销售收入已达到600万元,与之前相比增加了300多万元。
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人才和技术的作用愈发凸显。为了破解部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对接市场、经营理念和管理人才方面的难题,蒙阴县探索推行了“一社一名职业经理人”的模式。首批聘任的10名职业经理人中,有全职型、合作型和兼职型,他们成为了村里的新能人,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野店镇大石头村党支部领办的果香蜂采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受益者。他们聘请了在蜂群、技术、资源上具有领先优势的养蜂人邢士玉作为职业经理人。邢士玉不仅带来了养蜂技术的迭代升级,还开发了十几种蜂蜜网红产品,并带领社员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通道。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实现了销售收入463万元,村集体增收10.6万元。
同样,高都镇蔡庄村顺盛果品专业合作社也聘请了本村的青年刘久伟为职业经理人。刘久伟曾在安徽从事蜜桃销售和技术指导工作,他回到家乡后,不仅深入田间指导成员开展授粉和病虫害防治,还引进了蜜桃新品种“油蟠8号”和“油蟠34号”。在他的推动下,合作社对120亩蜜桃进行了品种更新,新品种蜜桃的销售价格每斤提高了1.5元。
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不仅为乡村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还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增值和产业升级。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走进乡村,我们有理由相信,乡村振兴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