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要素配置一体化宛如强劲的引擎,为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密码。
人才双向奔赴,奏响乡村发展“奋进曲”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促进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至关重要。处理好“进城农民市民化”与“下乡市民村民化”的关系,犹如为人才在城乡间的流动搭建了顺畅的桥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进城农民在城市中安居乐业,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同时,建立健全人才进县下乡激励机制,为下乡市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
打造有别于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创业方式,是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的关键所在。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乡村成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当人才汇聚乡村,带来的是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管理经验,他们以“人来、村活、业兴、文盛”为目标,不断提升乡村发展的人气、活力与水平,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土地制度革新,释放农村发展“新活力”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坚持既“稳”又“活”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是释放农村发展活力的关键举措。
鼓励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具体实现形式,通过置换转让、有偿退出等方式,整合利用腾退宅基地和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土地空间。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出资、入股、转让、抵押等制度,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逐步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土地制度的革新,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信用体系构建,搭建城乡金融“连心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构建县域信用体系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信用数据库,搭建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能够打破城乡之间的金融信息壁垒,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用状况,为农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省级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创新为农服务金融产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探索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强化工商资本入乡事中事后监管,能够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滋润乡村大地。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以要素配置一体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人才双向奔赴为笔,以土地制度革新为墨,以信用体系构建为纸,共同书写城乡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激活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能,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