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治理的宏大版图中,城中村治理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部分城中村外来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频繁,信息更新滞后,基层治理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如同交织的乱麻,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翔安区以党建为笔,以创新为墨,积极探索“一强六共”党建引领模式,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画卷。
“一强六共”领航,凝聚治理合力
“一强六共”党建引领模式,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城中村治理的前行道路。在这一模式的指引下,翔安区各城中村纷纷组建城中村“联合大党委”,建立党建联席会机制,广泛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城中村治理。
欧厝社区便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者。社区成立了包含属地执法、综治、司法所、学校、参建单位等17个单位的大党委,下派正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大党委书记,为社区治理注入了强大的领导力量。同时,配套建立周例会制度和“三级循环调处”机制,让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累计解决治理难题近200个。曾经困扰社区的卫生死角、安全隐患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积分制添活力,激发全民参与
为了激发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翔安区制定了《美丽家园积分方案》,并建立积分兑换超市。这一创新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居民的心田,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刚刚上榜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的黄厝村,便是这一创新举措的受益者。在黄厝村,村民们凭借日常的言行举止累积道德积分。将门前的庭院打理干净,不仅能获评“美丽庭院”,还能用积分兑换油盐酱醋、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主动参与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如今,黄厝村的街道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息。积分制不仅让村庄变得更加美丽,更让村民的文明素养得到了提升,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智慧社区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慧社区建设为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翔安区通过智慧社区建设,实现了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和安全隐患智能管控,大大提升了治理效能。
欧厝社区在翔安区统一平台的基础上,结合渔村特点,聚焦海蛎壳管理、船舶进出港管理、岸线巡查等治理难题,以人工智能撬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平安岸线管理和海蛎壳“三全”(全收集、全运输、全处理)管理,构建起立体式巡查体系和智能调度回收路径。通过安装智能监控设备、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社区能够实时掌握流动人口的信息和安全隐患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智慧社区建设让治理更加精准、高效,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党建引领,是社会治理的“定盘星”;全民参与,是社会治理的“动力源”;智慧赋能,是社会治理的“加速器”。翔安区通过“一强六共”党建引领模式,凝聚了治理合力,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提升了治理效能,构建起了社会治理新格局。未来,翔安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让社会治理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