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银水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农旅融合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建引领,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银水村深知党建引领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农技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党员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创新模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银水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推行“稻 + 油 + N”产业模式,实行“水稻 + 油菜”“高粱 + 蔬菜”轮作经济。这种轮作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还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的轮作安排,银水村成功实现了“一田多收,四季多得”,让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水稻 + 油菜”轮作中,春季播种水稻,秋季收获后紧接着种植油菜。水稻为油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油菜的根系分泌物又能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的生长。同样,“高粱 + 蔬菜”轮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高粱收获后,种植的蔬菜能够充分利用高粱秸秆还田后的养分,生长旺盛,品质优良。这种轮作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保障了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融合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银水村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动农旅、酒旅融合发展。一方面,村干部和党员代表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侨福阳明威士忌酒旅融合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将威士忌酿造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威士忌酿造过程,了解威士忌文化,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威士忌。同时,项目还配套建设了休闲度假设施,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酒旅项目的引进,不仅为银水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实现了酒旅、农旅融合发展的无缝对接。游客在参观酒厂的同时,可以顺便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乡见银水生态大米、乡见银水菜籽油等。这种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了农业、旅游业和酒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打造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银水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特色示范区573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300亩。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建设,成功培育了乡见银水生态大米、乡见银水菜籽油等地方特色农业品牌。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品质,银水村严格把控生产环节,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管,确保每一批农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在品牌推广方面,银水村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推介会,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今的银水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未来,银水村将继续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