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才机制,铺就乡村与“产学研”共兴之路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91

   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时代浪潮中,人才宛如澎湃动力,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滨州市以完善乡村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为坚实保障,不仅成功蹚出了一条下乡“创业路”,让乡村成为人才逐梦的热土;还深耕“产学研”厚土,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实现了乡村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畅通渠道,广纳贤才蹚出下乡“创业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滨州市深知此理,积极畅通入乡返乡渠道,为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敞开大门。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城镇返乡入乡或回原籍就业创业的,可直接到就业创业地落户,这一政策打破了户籍限制,消除了人才回流的后顾之忧,让有志于乡村发展的人才能够安心扎根。

  每年优选一批第一书记,集中连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这些第一书记如同“领头雁”,带着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资源,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引领方向。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带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签订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协议,从源头上为乡村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技人才。这些人才扎根乡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助力乡村农业现代化。

  开展高校学子看家乡、城市实习生计划、智选滨州—名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青年人才。全市引进青年人才1.37万名,这些年轻有为的人才为乡村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活力。新增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科研创新平台。“三进三创”工程的持续优化,进一步激发了人才的创新创造热情。修订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管理办法,打破了体制机制障碍,让企业能够引进更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激发了企业人才活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搭建平台,深耕“产学研”厚土促发展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滨州市积极搭建平台,成立滨州市智能制造产教科融合共同体和滨州市高端化工产教科联合体,打造“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融合平台。这一平台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将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设备、技术、教学、师资、实习、就业等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常态化开展“聚焦需求、精准高效”产学研合作专题调研及产学研合作“揭榜挂帅”项目政策宣讲,深入了解企业和产业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科研资源,让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组织举办滨州市渤海职业技能大赛,为全市技能劳动者搭建了一个展示技艺、比学赶超的品牌竞赛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技能人才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

  滨州职业学院建立“魏桥班”“京博班”等特色“冠名式”班级93个,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提升至77%以上。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和专业,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实际生产中的技术和问题,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全市共有“校企合作”企业902家,实训基地1049个,“订单式”培养占就业学生比例达33%。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滨州市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丰硕成果。滨州市获评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这是对滨州市在职业教育和“产学研”融合方面的高度肯定。

  展望未来,携手共进续写辉煌篇章

  完善乡村人才引育留用机制,蹚出下乡“创业路”,深耕“产学研”厚土,滨州市在这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

  在乡村人才引育留用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提高人才待遇,解决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人才在乡村留得住、干得好。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多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要持续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效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更多关键技术难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滨州市将以完善人才机制为保障,继续在乡村发展和“产学研”融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滨州市一定能够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