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漳县:产业腾飞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279

   盛夏时节,甘肃漳县大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从贵清山下青瓦寺村升腾的袅袅炊烟,到三岔镇设施农业园区里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从千年盐田的华丽转身,到中药材产业的创新跨越,漳县正以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美好图景正生动呈现。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新动能

  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清山的脚下,新寺镇青瓦寺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文旅融合的独特光芒。这里依托“文旅 + 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成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随着贵清峡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的顺利落地,村里46家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为当地创造了350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五一”期间,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游客流量增幅高达412%,位居全省第一。村民成红霞经营的“红霞农家乐”热闹非凡,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她满脸喜悦地说:“如今游客们不仅喜欢登山赏景,还热衷于体验大棚党参育苗、架豆采摘等农事活动。农旅融合让我们的收入翻了一番!”文旅融合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漳县持续发力完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推动旅游消费升级。当地投资12.85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北沟寺藏羌村寨等15个重点文旅项目。遮阳山明珠酒店、贵清印象·青瓦宿集等高端民宿集群相继投入运营,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舒适的住宿环境。截至5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24.84万人次,旅游花费8.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6%和29.77%。这些亮眼的数据,充分彰显了漳县旅游的强劲吸引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盐业蜕变:古老产业焕新机

  千年漳盐,在时代的浪潮中实现了华丽蜕变。总投资6.5亿元的甘肃漳盐胜雪盐业现代化盐厂,宛如一座现代化的科技城堡,凭借智能生产线实现了月产能超万吨的惊人业绩,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待二期项目投产后,生产成本将降低70%,预计年产值突破5亿元,年纳税6000万元,净利润突破1.5亿元。

  依托优质的盐资源,企业深度挖掘市场细分需求,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推出的无碘盐、沙棘盐等“漳盐 +”系列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成功抢占西北高端市场,标志着古老盐产业向健康化、多元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漳盐的蜕变,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为漳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药香四溢:中药材产业谱新篇

  作为“中国绿色名县”,漳县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成绩斐然。今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5万亩,标准化种植覆盖率达86.7%,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建佛慈药源等中药材趁鲜加工生产线5条,培育壮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55家,佛慈制药、保和堂药业中药材GAP基地通过省级认证,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淫羊藿种苗驯化繁育、种子轻简化采集技术取得突破,林下淫羊藿种植面积超万亩,进一步拓展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漳县还建成菌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1个,菌菜种植面积达到12.8万亩、产值11.7亿元。在三岔镇设施农业园区,青岛帮扶建设的智能大棚内,贝贝南瓜、彩椒等高端品种长势良好,预计年产值突破1800万元,带动130余名村民年人均增收3万元。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展望未来: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我们将继续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支撑,让漳县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包建宏的话语掷地有声。下一步,漳县将聚焦中药材精深加工领域,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全面提升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天下贵清·康养漳县”文旅品牌。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漳县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漳县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发展画卷将在这片土地上精彩呈现。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