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的广袤天地间,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而与之相配套的充电桩,如同星星之火,在乡村大地上迅速“燎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新建区西山镇村民熊必江和程琼品的充电体验,便是这股蓬勃发展潮流中的生动写照。
乡村充电,从“难题”到“便利”的转变
近日,熊必江出门办事时发现新能源汽车电力不足,正当他犯愁之际,得知前面国家电网西山供电所新加装了充电桩。仅仅3分钟车程,他就顺利抵达并为车充上了电。“这里快充比家里方便,半个小时就能充好,又高效又安全。”同样在此充电的程琼品也赞不绝口。曾经,村民们大多依赖自家充电桩,不仅充电速度慢,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今,西山供电所充电站的出现,让充电变得轻松又快捷,刷个手机的时间,车辆就能“元气满满”。
西山供电所充电站是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全省先期规划的134个供电所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之一,也是国网南昌供电公司首个建成投运的供电所充电站,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乡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
规划先行,构建乡村充电“网络”
为了做好国家新能源下乡配套充电桩建设,国网南昌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属地供电所优势,精心规划,盘活乡镇供电所、营业厅等资源。在国道、省道等车流量较大的周边供电所逐步建设充电设施,以满足偏远乡镇、景区及城际、省际电动汽车出行需求。这一战略布局,犹如在乡村编织了一张紧密的充电网络,让新能源汽车无论行驶到哪里,都能找到“能量补给站”。
截至2025年5月底,国网南昌供电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已建成乡镇充电站147座(包含4座高速充电站)、充电桩368根(其中直流桩330根,交流桩38根,直流快充桩占比约90%),并于2024年年底提前实现“县县有站、乡乡有桩”全覆盖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解决了乡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更为新能源汽车在乡村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管齐下,提升乡村充电体验
在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南昌市并未止步,而是全力提升乡镇新能源汽车车主的用电体验。一方面,通过优化充电服务流程、提高充电设备稳定性等措施,让乡镇居民能够轻松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强、噪声少、能源费用低等优点。另一方面,结合各个偏远景区、乡镇的实际情况,在客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区域增设充电桩。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游客出行,还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景区参观游览,为乡村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某个偏远乡村景区为例,过去由于缺乏充电设施,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望而却步。如今,随着充电桩的增设,景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游客。游客们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乡村经济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充电“普及”桩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普及”桩的建设,不仅仅是充电设施的增加,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乡村的进一步普及,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低碳环保特性,也将有助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乡村“普及”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更加完善、便捷的充电网络。让新能源汽车在乡村道路上畅行无阻,让乡村居民享受到更加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相信在充电“普及”桩的助力下,乡村振兴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有力,乡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乡村中的“普及”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功能,书写着新能源汽车下乡与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篇章更加绚丽多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