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主体的敏捷与纪律如何兼得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252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升至57%,并且已连续22个季度同比增长,说明“敏捷”正在成为外贸的主导性能力。敏捷意味着发现需求更快、产品打样更快、渠道铺设更快、响应反馈更快,因此能在波动周期中捕捉更多增量。但敏捷也常常伴随“短视”和“分散”,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增长就容易碎片化。

  纪律体现为三个维度。第一是财务纪律:应收账期、存货周转、现金转换周期要有明确红线,以防“增收不增现”。第二是合规纪律:目的地合规事项必须前置,认证、税务、环保、数据流转要从报价阶段就嵌入。第三是产品纪律:SKU要做结构化管理,设置“主力—试验—退场”的生命周期策略,避免无限扩散导致成本上升、质量走弱。

  敏捷与纪律不是对立,而是互补。把高频试错留在低成本的数字沙盘里,用小额度、小批量、小范围去验证;一旦通过阈值,就用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与数据仪表盘落地,把不稳定的人治改为稳定的法治。这样,企业既能保持快,又能保证稳。

  当更多民营主体完成“从敏捷到敏捷+纪律”的升级,外贸的结构性韧性会更强,增长的坡度也更可持续。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