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昌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个直径一米、高约两米的圆柱体钛锭引人注目。这块看似普通的“钛疙瘩”,其纯度高达99.999%,价值超过400万元,彰显出钒钛资源在四川攀西经济区的无限潜力。
西昌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高纯钛生产工艺的企业,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荣获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该公司一期项目年产高纯钛1400多吨、高端钛(合金)3000多吨,为我国的半导体溅射靶材、粉末冶金、3D打印、航空航天等产业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持。
在攀西经济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居全国首位。凉山、攀枝花等地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工业发展如火如荼。西昌创润正着眼于攀钢炼钢后的废渣,开展技术攻关,旨在以较低成本从废渣中提取高纯钛,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与此同时,钢城集团凉山瑞海实业有限公司也在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的废渣中找到了新的商机。通过技术处理,这些废渣被转化为砂石产品,不仅有效消纳了固体废物,还成为了天然砂石的优质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公路、房屋等建设领域。
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劲丰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的钒氮合金产品同样引人注目。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门从事钒氮合金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2万吨钒氮合金的产能,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
钒氮合金被誉为“工业味精”,只需在钢铁中加入少量,就能大幅提升其强度、韧性、延展性等性能。劲丰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边建设边生产,2023年已生产钒氮合金3036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罗旭刚表示,四川正以“一盘棋”思维,在攀西经济区以钒钛和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为核心,推动攀枝花和凉山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共建钒钛、稀土优势产业集群。
此外,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增强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四川地理差异明显、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五个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各经济区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做强优势产业,为推进城乡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在攀西经济区,钒钛产业的崛起只是冰山一角。未来,随着更多县域产业的蓬勃发展,四川将展现出更加繁荣的经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