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以人居环境整治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486

   在淄博东北部,一场以"精致城市、和美乡村"为目标的城乡环境革命正在上演。临淄区突破就环境论环境的传统思维,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耦合,探索出"环境提升-产业增值-生态反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实现了城乡环境从"面子美"到"里子富"的华丽蜕变。

  环境革命中的产业密码

  凤凰镇用现代艺术重塑乡村肌理。太阳能路灯勾勒出乡村夜晚的轮廓,沥青路面铺就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但真正让人惊艳的是其"环境经济学"的实践:通过弱电下地、污水改造等"四个标准任务",不仅提升了居住品质,更吸引了城市资本下乡。某民宿运营商坦言:"这里的环境改造标准,比我们自己规划的还要超前五年。"

  辛店街道安里村则上演了"生态逆袭记"。曾经臭气熏天的荒沟,经过330米阶梯式污水处理系统的"魔法改造",摇身变为"清荷小镇"。沉淀池、水生植物净化池、莲藕生长池、养鱼池四级净化体系,不仅年消纳污水2万吨,更产出莲藕、鲜鱼等生态产品,年增集体收入5万元。村民李爱民在荷塘边开起农家乐:"以前客人来了都绕着走,现在专门来赏荷拍照,周末20张桌子都不够。"

  齐陵街道的"绿色经济学"更具战略眼光。牛山郊野公园、淄东公园等生态项目的建设,不仅让绿地成为村民的"天然氧吧",更撬动起区域生态价值。随着环境改善,周边土地溢价提升30%,吸引文旅项目落户,形成"环境改善-土地增值-产业导入"的良性循环。

  长效治理的临淄智慧

  为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临淄区构建起"三级巡查+全民参与"的治理体系。区镇村三级巡查队伍全天候扫描环境问题,微信"随手拍"、电子屏"红黑榜"、大喇叭"环境经",让村民成为环境监督员。王村镇村民张翠花说:"现在谁家门前有垃圾,大喇叭一播全村都知道,比罚款还管用。"

  在制度设计层面,临淄区将环境整治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考核,设立"环境提升专项基金",对达标村给予产业项目倾斜。朱台镇某村支书算了一笔账:"环境达标后,镇里给批了冷链仓储项目,光土地租金每年就增收15万。"这种"环境-经济"双向激励,让各村整治环境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从环境美到发展美的临淄实践

  如今的临淄乡村,正在演绎"环境经济学"的生动样本:金岭回族镇将废弃砖窑厂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皇城镇利用环境溢价吸引数字农业项目,亩均效益提升40%。这些实践印证了临淄区的战略判断:环境整治不是成本,而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

  当城乡环境从"量变"走向"质变",临淄区用实践证明,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面子工程",更是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密钥。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精致城市、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在成为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