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防范非法集资与高利贷的法治攻坚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289

 

  在一些农村地区,受金融知识匮乏、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非法集资、高利放贷等违法行为一度滋生蔓延,给农民家庭和基层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纳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法治“组合拳”全方位压缩违法犯罪空间。

  法律层面,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罪名的适用标准、量刑尺度不断细化,加强对“变相集资”“打擦边球”行为的识别和惩治。一些假借“养老投资”“入股分红”“高息理财”等名义,向农民承诺远高于市场水平的回报,实质上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一旦资金链断裂,往往导致“血本无归”。对这类行为,司法机关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对组织者、策划者和关键参与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追回涉案资产,尽最大努力挽回群众损失。

  从长远看,防范农村非法集资不能只靠“严打”,更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持续提升正规金融服务覆盖率,让农民遇到生产生活需要资金时,能想到、找到、用得起银行等合法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村干部、农村老年人、妇女群体等重点对象的普法宣传,讲清天上不会掉馅饼、超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的基本常识。村级组织、金融机构、司法所、派出所等要形成联动机制,发现异常宣传、异常资金流动要及时预警报告。只有金融供给更加普惠、法治宣传深入人心、基层治理协同发力,农村这片土地才能远离非法集资和高利贷的阴影。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招贤纳士 | 共赢共发 | 网站地图
全国城乡统筹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202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247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四路188号
垂询电话:010-83886717 服务咨询QQ:2081260083 投稿邮箱:cnplan88@126.com